简述情景剧茶艺表演《以茶会友》的创作设计理念
(朱小慧/15酒店管理1班)
【摘要】
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,兴于唐而胜于宋,传承五千年,是华夏儿女不可遗忘的文化瑰宝。而茶艺表演在引导茶饮习俗、传播茶饮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。茶艺表演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,科学地、艺术地、生活化地展示茶叶的泡饮过程,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,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。本次茶艺表演的主题设计为《以茶会友》,选用了滋味较强的滇红功夫茶,体现出友人们的感情就像这茶一般深厚,令人回味无穷。其背景选在西双版纳某个庭院的亭子里。
【关键词】:文化瑰宝,友情,茶艺表演
一、创作背景
(一)滇红红茶的茶文化历史
云南红茶简称滇红,属红茶类。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。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、保山、凤庆、西双版纳、德宏等地。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,定型产品有叶茶、碎茶、片茶、末茶4类11个花色。云南滇红茶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,1939年,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,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,当时命名云红。1940年,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。滇红问世后,因产品“形美、色艳、香高、味浓”而博得市场赞赏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滇红恢复并扩大生产,品质亦得到较大提高,1986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吨。云南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,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。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、1985年荣获省优、部优、国家银质奖。
(二)滇红功夫红茶的品格特征
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,河谷渊深,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。茶区山峦起伏,云雾缭绕,溪涧穿织,雨量充沛,土壤肥沃,多红黄壤土,腐殖质丰富,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。因此产出了滇红功夫茶这样的好茶,它外形肥硕紧实,身骨重实,色泽调匀,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,金圈突出,香气鲜爽,滋味浓强,富有刺激性,叶底红匀鲜亮,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,呈棕色、粉红或姜黄鲜亮,以浓、强、鲜为其特色。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,其毫色可分淡黄、菊黄、金黄等类。
(三)主题“以茶会友”的表达
有茶一样的朋友,有朋友一样的茶,偶然间不经意想起,送上几句问候,也会如一壶、一杯香茗,满屋馨香品茶不像喝酒那般,一杯入口,齿颊余香、潺潺过喉、馨香沁入心扉,令人回味无穷。
二、剧情设置
在云南最南部的西双版纳,有一个好茶的傣族人,时常和好友一起品茶。有一次她获得一款好茶,此茶是滇红功夫红茶,她便先泡了一壶茶饮用,只见它汤色红鲜明亮,金圈突出,香气鲜爽,滋味浓醇。是一款难得的好茶。于是,她便邀请三五知己一同分享。在约定好的那天,她在自家庭院的亭子里布置好,用了白色竹子花纹盖碗冲泡红茶,又用了精心挑选的淡绿色桌布,而她身穿傣族传统服装。整体效果清新怡人,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。友人纷纷到来,坐在亭子中,她开始不紧不慢的泡起茶来,那红鲜明亮的茶汤在白瓷品茗杯的映衬下更加动人,茶香飘逸,在欢声笑语中,她与友人们一起品茶,探讨。真是一番闲适温馨的画面。
西双版纳是傣族自治州,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。该情景剧的背景是主人公与友人们相聚品茶,探讨茶理的故事。选用庭院中的休憩小亭,选择孔雀,望天树作为舞台大背景,同时布置热带雨林气息的树做铺陈,贴近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。
三、茶事元素
(一)茶叶
该情景剧茶艺演绎选用的茶品为滇红功夫红茶,滇红功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,以外形肥硕紧实,叶身显露金毫,亦有浓郁的香气和滋味,沁人心脾。滇红功夫茶肥硕雄壮,条索紧结,色泽乌润,金毫特显,汤色鲜亮,为功夫茶之上品。选用白瓷的茶具,更能映衬出其茶汤的红鲜明亮。
(二)茶具
滇红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有许多种,个人静泡自己喝,取紫砂壶、杯或白色透明的玻璃杯都行;请客多人喝时可采用铁观音的茶具(全套)和冲泡方法,用内壁为白色的瓷盖碗泡茶。因此在本次茶艺表演中选用白色竹子花纹盖碗以及配套的公道壶,茶虑,品茗杯,闻香杯,茶叶罐,茶荷,杯托,茶洗。用具组和煮水壶选用常见的款式即可。
(三)泡茶三要素
茶叶用量。冲泡水温用量(4~5克)
茶水温度。泡10泡以上[水温80-83度],注意水温是要把水先烧开,再放置几分钟,稍微降温就行了。不要加冷水或者水不开就拿来用。
出汤时间。出汤要快1~3泡都是1秒出汤,第一泡是洗茶,第4泡开始延长到3秒,5秒,8秒这样递增出汤之后不要盖盖。
(四)布草类
服饰。女生穿傣族传统服装。男生穿传统中山装。
桌布。选用淡绿色的棉质桌布,淡淡的绿色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,适合朋友一起饮茶的那种闲适的感觉。
(五)茶事礼仪
礼仪。中国是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,素有客来敬茶的习俗。茶是礼仪的使者,可融洽人际关系。在种种茶艺表演里,均有礼仪的规范。在行礼时,行礼者应该怀着对对方的真诚敬意进行行礼。行礼应保持适度、廉合,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敬意体现到这一礼仪中,包括眼睛的视角、动作的柔和、连贯、摆动的幅度等。
发型与妆容。需要做好皮肤护理,可以化淡妆,但是不要化浓妆。化妆品选择无香或者淡香型,不要喷洒味道浓郁的香水,也不要佩戴香包,以免合成的香气影响茶叶本身的香气。不要使用中药气味重的化妆品,不要使用粉末状的化妆品。化妆品需要使用后能保持在皮肤表面,不能有水珠在皮肤表面滚动。头发绾成发鬓,不披肩散发。
(六)背景音乐
《锦鲤抄》古筝曲。音乐对于茶艺表演的整体氛围极其重要,这首锦鲤抄是轻快的,符合主人公与友人一起品茶的欢快氛围。
(七)装饰物品
选用富有西双版纳风情的热带树木作为装饰物品,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(八)舞台
舞台背景选择孔雀,望天树。这两种均为西双版纳的特色物种,让舞台整体效果更加逼真。
五、解说词设计与解说词赏析
1. 焚香通灵。我国茶人认为“茶须静品,香能通灵。”在品茶之前,首先点燃这支香,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,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,去体悟这云南红茶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。
2. 烹煮泉水。“水,茶之母”沏茶择水最为关键,水质不好,会直接影响茶的色、香、味,只有好水茶味才美。烹煮的水温需达到100℃,这样最能体现云南红茶独特之美。
3. 鉴赏佳茗。此滇红产自西双版纳地区,条索肥硕重实,金毫披露,色泽乌润光亮,外形挺直优美,形似绣花针。
4. 温润杯碗。用初沸之水,注入盖碗及品茗杯中,以提高碗、杯之温度。
5. “玉女”进宫。用茶匙将俊秀靓丽的滇红轻轻拨入白瓷盖碗中。
6. 悬壶高冲。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。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,刚刚初沸的水,此时已是“蟹眼已过鱼眼生”,正好用于冲泡。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,充分浸润,以利于色、香、味的充分发挥。
7. 春风拂面。左手提起瓯盖,轻轻地在茶碗面上绕一圈把浮在表面的泡沫刮起,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净。
8.泉入龙潭。将已经泡好的茶汤到入公道杯中,此动作最能体现盖碗茶的技巧。斟茶时,把右手的拇指、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,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,提起盖瓯,把茶水倒出,三个手指称为三条龙。
9.祥龙行雨。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品茗杯,称之为“祥龙行雨”,取其“甘霖普降”的吉祥之意。
10.滴滴情浓。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,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、滴,这时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,寓意着对每位嘉宾同样的敬意。点点滴滴皆是情。
11.佳人敬客。双手恭敬呈茗浆,敬请嘉宾细品尝。
12.喜闻幽香。一杯茶到手,先要闻其香。滇红原料选用高山大叶种茶树精致加工而成,香气高鲜持久。
13.鉴赏汤色。红茶的红色,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。云南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,杯沿有一道明显的“金圈”。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,表明红茶的高贵的品质,同时也展示我们今天红红火火的日子。
14.细品甘露。细细的品饮这杯红茶,慢慢咀嚼其滋味。